戴叔伦《夜发袁江寄李颍川刘侍御》赏析

夜发袁江寄李颍川刘侍御

戴叔伦

半夜回舟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

孤猿更叫秋风里,不是愁人亦断肠。

【解析】

古人作诗,讲究“寂处有音”,以“音响传情”——利用人们对声音的特殊感受表达某种心情,或烘托环境气氛,具有明显的象征作用,往往能增强艺术感染力。

戴叔伦《夜发袁江寄李颖川刘侍御》这首诗,大抵是德宗初年(780年后)他避淮寇之乱,由家乡润州(今江苏镇江)携亲族往波阳(今江西县名),旋入湖南观察使李皋幕府期间所作。“袁江”古名南水,发源于今江西萍乡,东北流至清江县入赣江。“楚乡”或泛指今湘赣之地。然据诗意推测,诗人自波阳湖沿赣江南行至清江县,逆袁江西下至萍乡,即入湖南境。“回舟”,逆水行舟之谓。则此诗可能正写他将赴湖南入幕之际,异乡飘零的心境。

诗人半夜行舟,展现在面前的是月明水秀山青,一派美景,可自己孤独行船,飘泊异地他乡,只有一腔愁情。用月明山水的美景衬托“半夜回舟入楚乡”的愁情,可谓“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苍苍”既写月下万象苍茫,又传达客子心绪迷茫;着一“共”字,将客主体交融合一。在这幅客子月夜行舟图中,远行的愁情尽管呼之欲出,毕竟“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它弥散在明月山水、客子扁舟的画面里而显得迷离惝恍。就在如此情境中,萧瑟“秋风”里偏偏传来一声声“孤猿”的哀叫,在明月映照的山山水水间,哀转久绝。这“断肠”之声,似有勾魂摄魄之力,把诗人深藏心中不愿说破以至极力压抑的情感呼唤出来;愁情再也难以抑止,喷薄而出,真所谓猿哀人愁,要“同病相怜”了。不过,在这里,诗人仍然避免平直的叙说,而是以“客”见“主”,写猿只顾“断肠”,不明人心,似乎在说:孤猿啊,你为什么又要声声哀啸,你不明白我这个愁人也愁得寸肠欲断啊!诗意便有顿宕,较委婉。这个“更”字,是一诗之眼,它把前两句的“景”和后两句的“情”勾连在一起,揭示了景中的意蕴,点破月明山水本已足令旅泊愁人断肠,猿声更添愁惨。此所谓借音响传情。前人说过:“虫声有足引心”(《文心雕龙·物色》)。正是这一声猿叫,叫得诗中的每个字都透出了诗人的心声,使得每个字都渗出了悲惨哀伤的情感,所以吴昌祺说: “字字响,字字惨。”

唐人诗中,传情的音响大致可分两类:自然声响和乐声。利用自然声响的如鸟鸣、犬吠、马嘶、蝉噪、风鸣、鹤唳、子规啼、松涛、泉声等等各种音响;传情的乐声,常写到的是笛声、琵琶声、琴声等。以音响传情,名篇佳句极多,如李益《塞下曲四首》其一:“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诗人用“牧马群嘶”,唤绿了边草的盎然春意,写出了大草原欢腾的生机。此外像“欸乃一声山水绿”,“夜半钟声到客船”,“谷鸟一声幽”,“雨过一蝉噪”,“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等等,都是历代传诵,脍炙人口的。自然界的声响,本身各具特点,如鹤鸣,声凄厉;子规叫,似在说“不如归去”;马嘶高亢,蝉鸣躁急,写出某种声响,自然就能烘托气氛,传达出诗人的某种心情来。而乐声的利用,往往能与环境配合,犹如“音画分立”、“音画对位”的电影表现手法,造成一种特定的音响环境,让读者在调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沉浸其中的同时,进入诗中表达的感情世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都是引入笛声,从音响着眼下笔,通过听觉感受,把离别思乡的感情暗流外化为滔滔的波浪,不但能听得到,看得见,而且能体会到其情感的千差万别,如首章的苍凉悲壮,次章的爽朗雄迈,后章的哀婉悲怨,都足以使人深深地受到感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