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中丞问俗画熊频》赏析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佐

杜甫

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鹢新。

迁转五州防御史,起居八座太夫人。

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

报与惠连诗不惜,知吾斑鬓总如银。

【解析】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三国时诸葛亮军事上的得意之笔。诸葛亮大约没有想到,在他之后几百年,一个雄才大略的诗人用类似的方法来写诗。一文一武,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大诗人便是杜甫。他写诗所用的技巧,金圣叹归结为 “提花暗色”。我们且看这首诗,“花” 是如何提,“色”是如何暗的。

诗的前四句意在破题,交待了柏二前往江陵的缘由。柏二是中丞柏茂林的爱弟。柏茂林新近迁转为夔州、峡州、忠州、归州、万州防御史,其上司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尚书的故里江陵即在其辖区之内。按唐官场的惯例,柏中丞初来乍到,应亲往江陵去问候卫在故里的太夫人的起居,以尽中丞下属之责,也有打通关节的意思。但夔州乃一方重地,就职伊始,不免俗务繁忙,轻易不好脱身。“中丞问俗画熊频”,即言其忙。画熊,汉制刺史下车来熊于轼。“爱弟传书彩鹢新”,即言中丞修书致意,由柏二乘船东下,远足代劳。彩鹢,旧俗船首画鹢,以压水神。起首四句写得平平常常,像是专门叙述柏家之事。诗是写给杜佐看的,言柏家事用意何在?“却不知乃是先生提花暗色方法,句句字字都要刺入从弟司马心中,其实并与柏家事了不相干。相他四句中间,凡暗藏两番苦雨。一番言:我今老矣,如卫家太夫人,已至烦人起居。我岂独以贫贱之故,便不足辱汝等起居耶?一悉言柏氏兄弟一处,兄有所事,弟即代劳,彼岂身为中丞富贵,则弟史承奉,而我直以贫贱之气逼人故,汝远避之耶?先将己之已老,弟之不来、欲吐难吐之二语,轻轻反提在彼。”(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这里,杜甫是“栈道”之笔,金圣叹就是“陈仓”之解了。柏二、卫夫人为“花”,“花”提在明处; 杜佐和诗人自己为 “色”,“色” 暗在 “花”后。“提”和“暗”都非常的巧妙。一明一暗,成为鲜明的对比。这种反衬的方法妙在不露声色,不说而说。又带有点声东击西、指桑骂槐的意味。只是诗人在此击不是真击,骂不是真骂。运用反衬法,同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杜牧的《题桃花夫人庙》:“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以绿珠堕楼反衬息夫人不能反抗楚文王的掠夺,苟且偷生,非常有力地表达出诗歌的主题倾向。

杜甫写此诗时已55岁,正是诗人一生的暮途,对时光的快速流转感受是愈加深切。所以水送腊去,云偷春来,并不能引起诗人半点的欣喜。随春而来的是诗人如银的斑鬓,随腊而去的是诗人大半生的豪情与壮志。“报与惠连诗不惜,知吾斑鬓总如银”,在感叹时光流逝后,直截了当地向杜佐诉说自己的老态,也是话中有话的。我们把后四句和前四句对应起来看,就不能看出诗人言老的话外之音了。既流露出对杜佐的思念,又隐含着对杜佐的责备。这种责备是旁敲侧击式的。《谢惠连传》:族兄灵运云:“每对惠连,辄得佳句。”杜甫在诗中化用此典,以惠连比杜佐,可见诗人对自己的这位从弟颇有怜爱之意。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敲。先生的提花暗色之法,想杜佐是看得出其良苦用心的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