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楼》鉴赏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解析】

律诗格律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而七律每句比五律多两个字,对仗更难,再加每字都有平仄的限制,又不准出韵,所以,用这种形式表达思想感情有较高的难度。但中国古典诗词讲究的就是因难见巧,对七律提出了一个高标准:雄浑有力而不失言外之意。简言之就是:雄浑而含蓄。这真是“戛戛乎其难哉!”正如胡应麟所说:“七言律,壮伟者易粗豪,和平者易卑弱,深厚者易晦涩,浓丽者易繁芜。寓古雅于精工,发神奇于典则,熔天然于百炼,操独得于千钧,古今名家,罕有兼备此者。”(《诗薮》内编)但是,“七言律最宜伟丽,又最忌粗豪,中间毫末千里,乃近体中一大关节,不可不知。”(同上) 胡应麟与叶梦得都认为杜甫《登楼》中的“锦江春色来天地”二句达到了这样的艺术标准。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自阆州返成都时。当时安史之乱刚刚戡平,朝内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割据,再加吐蕃不断侵扰,整个国家处于内外交困,灾难重重的境况之下。诗人多年漂泊西南,满腹忧患,登楼远眺,触发了无限的忧国忧民之情。此诗抒写了诗人对动乱时局的无限伤心,表达了对唐王朝安危的深切关怀。

首联用倒装句法,先说见花伤心,后说登楼远眺。“妙在突然而起,情理反常,令人错愕,而伤心之故,至末始尽发之,而意不使人知,此作诗者之苦心也。”(王嗣奭《杜臆》)开篇有“伤心”之悲,有“万方”之壮,也有“伤心之故,至末始尽发之”的悬念,真不愧查慎行所赞“发端悲壮,得笼罩之势”。

颔颈两联,一写景,一抒情,交互为用,相得益彰。颔联壮阔,诗思囊括天地,纵横古今;颈联坚定有力,对朝廷——国家民族的信念,坚不可摧,牢不可破,巍然屹立。尤其难得的是除“气象雄浑,句中有力”之外,“纡徐不失言外之意”,有着内蕴深厚的含蓄。对此,明人王嗣奭的阐说最受后人推许,今引之如下:“言锦江春水与天地俱来,而玉垒浮云与古今俱变,俯仰宏阔,气笼宇宙,可称奇杰。而佳不在是,止借作过脉起下。云 ‘北极朝廷’ 如锦江水源远流去,终不为改; 而 ‘西山之盗’,如玉垒之云,倏起倏灭,莫来相侵。曰 ‘终不改’,亦幸而不改也; 曰 ‘莫相侵’,亦难保其不侵也。‘终’、‘莫’ 二字有微意在。” (《杜臆》)

尾联,借古讽今,暗点题意。唐代宗亲信小人程元振、鱼朝恩,正像蜀后主亲信黄皓一样,致使李泌、郭子仪等贤臣无法施展才能。这就是“万方多难”的主要原因。诗人没有明确指出,而是将此意隐寓在历史故事之中:像刘禅这样昏庸的亡国之君至今还享受着人们的祭祀,实在是不合理之至。现在,日暮途远,时局艰难,姑且像诸葛亮一样吟咏《梁甫吟》寄托感慨吧!

沈德潜说:“气象雄伟,笼罩宇宙,此杜诗最上者(《唐诗别裁》),仇兆鳌说: “其辞微婉而其意深切矣。”(《杜诗详注》)。两段话,恰如其分地评价了此诗的两个方面,耐人寻味。

单纯雄浑或单纯含蓄都容易做到,雄浑而又含蓄的境界却难以企及,这是与沉郁顿挫相表里的高峰境界。即使杜甫本人的七律也只有少数几联臻于此境。这就是叶梦得、胡应麟所说“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秋兴八首》之七)之类。至于其他诗人的七律,向来很少入选,如刘禹锡的“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贺晋公留守东都》);苏舜钦的“云头艳艳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 苏轼的 “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次韵穆父尚书侍郎郊丘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等句也均是少数评家以为够格。这固然有持衡太苛之弊,如苏轼的“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气象壮阔,内蕴亦深。然而此诗却被讥评为“只是直言无诗味也” (李庆甲集评校点 《瀛奎律髓汇评》引),但从根本上说,要求七律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的确是难乎其难。如果用这项艺术标准去要求七古、七绝则颇有可观。不仅李白、杜甫有大量“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这样动人的妙句,而且高适、岑参、王昌龄、欧阳修、苏轼等一系列诗人也都有值得一提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