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妾薄命·解析

妾薄命

李白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解析】

《妾薄命》是乐府古题,内容多是咏叹封建女子的婚姻悲剧。《乐府古题要解》说:“《妾薄命》,曹植 ‘日月既逝西藏’,盖恨宴私之欢不久。如梁简文‘名都多丽质’,伤良人不返,王嫱远聘,卢姬嫁迟。”李白这首诗,主题与前人之作没大的不同,全诗通过对陈皇后由得宠到失宠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史记·外戚传》)这一普遍现象。陈皇后的故事在诗中是以典故形式出现的,但它只是诗人“借以发端”的引子而已,并非作者意向所在,他所要反映的是一种更典型、更深刻的东西,这与《长门怨》之类专咏陈后之事的古乐府有别。诗共16句,前14句从阿娇金屋得意写到长门冷落,后两句直接议论,揭出主旨。此诗的真正欣赏,需要我们不执着于“汉帝”、“阿娇”、“黄金屋”、“长门”之类的字样。那“覆水难收”、“君情妾意”、“各自东西”的悲叹中有多少红颜薄命的故事从我们的脑际翻起!文君《白头吟》,昭君《出塞曲》……,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此诗收尾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两句,为一篇之警策,有些像讽刺,又有些像感慨,批评与同情掺合在一起,复杂难言的情感使诗的主题超越了就事论事的浅层表现,接触到了事件的深层本质。同时由于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以男女之情喻君臣大义的思维定式的存在,还使此诗爱情主题上自然蒙添上一层政治色彩。如果我们这样来读此诗,则大诗人“借事发端”的良苦用心庶几可被把握。推而言之,“借事发端”不单纯是用典问题,它已成为我国诗史上最悠久传统之一。《诗经》中的“比兴”手法是它的初级形式。后汉郑众注《周礼》时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这里的“比”只是用另外一物来打比方,“兴”是用另一物来寄托。但后来的发展,使得“比兴”已不再仅为简单的物象的比附和兴托,出现了一种以整体意象作为感兴媒介的表现手法。《离骚》既有香草美人以喻贤臣的简单比附,又有求女不果以喻君臣未合的整体象征,可以看到借事发端手法向成熟阶段过渡的轨迹。屈原对诗坛的巨大贡献之一就是对这一创作手法的丰富与发展。从此,我国诗歌界逐渐形成了以讲“言外之意、韵外之旨”为极品的美学观念。从创作上的追求“神韵”又发展为欣赏中的讲究探赜勾玄;从诗、词、曲扩展到戏剧和小说,进而扩展到艺术的其他领域,皆要求以“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为最高原则。那种过于浅露,不能借事生发开去的写法,叫做 “死于题下”,历来多在被贬之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