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延康吟》鉴赏

延康吟

贾岛

寄居延寿里,为与延康邻。

不爱延康里,爱此里中人。

人非十年故,人非九族亲。

人有不朽语,得之烟山春。

【解析】

“延寿里”和“延康里”是唐代首都长安两个相邻近的生活区。据李嘉言《贾岛年谱》云,贾岛这首《延康吟》作于元和七年(812年)或稍后,诗中歌吟的 “里中人”指唐代诗人张籍。

古人作诗强调傍题命意,又要求善于运巧。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八云:“大约有一题须认清一题安身立命处,然后布置周旋,皆望此立命归宿,措注而作用之,所谓傍题命意,傍意吐辞,……然此虽规矩,而至巧不在是。”此诗题曰《延康吟》,歌吟的却是住在延康里的朋友,其题与意之间的关系较之直接咏题的诗作,增加了几分遮饰色调,因而给“布置周旋” 留下了宽绰的余地。

“句句相生”,层层转折,最后将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精确地落实在末联上,这构成本诗显著的艺术特点。一、二句说诗人所以“寄居”延寿里,是为了与延康里靠得近一点。三、四句说自己与延康里为邻,并非是爱延康里本身,而是爱一位“里中人”。这是对第二句含义较泛的“为与延康邻”意义的限束,使诗歌旨义趋向具体。五、六句顺接“里中人”,从反面说此人与诗人的关系非亲非故(李嘉言《贾岛年谱》:“岛自前年入京谒籍,至今不过三年,故云 ‘人非十年故’”)。七、八句从正面说此人受到自然山川的陶冶,能以精言妙语启益人的心智。写到这里,诗人才将他“寄居延寿里”的原因讲清楚,读者也终于明白他喜爱这位“里中人”是基于怎样一种精神需要和满足。此诗在写法上,采取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形式,句句牵引,一引一转,步步精确,使题意逐渐由宽泛趋向具体,至全诗结束,诗人真意方才大白。这犹如剥笋,一层一层剥去笋壳,一点一点接近笋体,当最后一张壳被剥落后,笋肉才完全无遮地呈裸出来。又如沿着叠曲环回的清溪驾舟而行,经过数重折转后,才望见胜景所在。

古人关于诗文写作的方法有过许多总结,其中有“剥法”和“转法”二种。关于“剥法”,明人李腾芳《文字法三十五则》说:“由浅入深,由粗入细,由外入内,由客入主,渐渐剥出为妙。”清人王又华 《古今词论》则强调:“然竹笋未出,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关于“转法”,《文字法三十五则》云:“古人云: ‘转如短兵相接。’言步步转也。一篇有一篇之转,一段有一段之转,一句有一句之转,一字有一字之转。贵变幻而不可测,惧其易尽也;贵活,惧其死也;贵圆,惧其板也;贵婉曲,惧其直而硬也;贵快,惧其累坠而翻身不便也;贵迅,惧其缓也;贵自然,惧其生别也;贵切,惧其迂远也。得转之妙,其于文过半矣。”清人贺贻孙《诗筏》:“乐府古诗佳境,每在转接无端,闪烁光怪,忽断忽续,不伦不次。”以上对诗文写作艺术 “剥法”和 “转法”的特点阐述甚明。

《延康吟》就其由表及里,由宽泛至具体的写法而言,与“剥法”相似;就其句句相生,无限转折的特点而言,又与“转法”接近。短短十句,兼备“剥法”和“转法”两种技巧,颇显示诗人写作艺术的功力。汉代乐府古辞《饮马长城窟行》前半段写道:“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这是妇人思念征戍者之词,其写法也是“转法”和 “剥法”的结合、而又以 “转法”为主。曹植《七哀》 (“明月照高楼”),通篇以 “转法”生妙。贾岛 《延康吟》古诗在写法上与这些作品有相似之处,而在“转法”和“剥法”的结合上,则显得严密、自然、纯熟,带有某种典范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