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二章以和之》解析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二章以和之

韩愈

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东蹈燕川食旷野,有馈木蕨芽满筐。

马头溪深不可厉,借车载过水入箱。

平沙绿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

穷探极览颇恣横,物外日月本不忙。

归来辛苦欲谁为? 坐令再往之计堕眇芒。

闭门长安三日雪,推书扑笔歌慨慷。

旁无壮士遣属和,远忆卢老诗颠狂。

开缄忽睹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

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

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家请官供不报答,无异雀鼠偷太仓。

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解析】

据诗题可知,本诗是一首和诗,是因友人卢郎中寄给韩愈二首《送盘谷子》诗,引发韩愈之诗兴才创作的。“盘谷子”是李愿的字,李愿是韩愈的好友。李愿科举落第要到盘谷去归隐时韩愈曾写著名的《送李愿归盘谷序》送给他,以后又曾亲自到盘谷去访过李愿,可见二人的友谊是何等深厚。此次看到友人卢郎中所写的《送盘谷子诗》不禁又忆起与李愿的交往及往昔去盘谷访李愿时的情景。诗便从这里开篇,从开头到“物外日月本不忙”14句即是描绘去盘古探访李愿时的经历与所见到的景象。首句叙事,点明往日曾为寻访李愿去过盘谷,从第二句开始转向描写,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各逞异态,高崖巨壁争着向来人张开臂膀,好一派峥嵘景象。这时新晴气爽,景物鲜明,天井关的水流溢出来,一道飞瀑远挂在苍翠的山间,仿佛是一道锋利的闪着寒光的宝剑倒挂在青帐之上,因此诗人才突发疑问:是谁手持宝剑倚着太行山而立?诗人的想象何其奇特,境界的表现何其宏丽阔大,真令人叹服。接着又写这宝剑被风吹破落到极远的天外,竟变成飞雨在白月中洒向了洛阳城。作者神奇的妙笔将山间一道普通的瀑布描绘得如此气势磅礴,神采飞动,确是大家手法。“东蹈燕川食旷野”以下8句又转向叙事,情寓事中。前两句写野外就餐的情趣,既可表现乡野人民的纯朴笃厚,也可表现山间生活的清幽高雅。野餐之后,诗人继续前进,需要过“马头溪”(水名),但溪水较深,无法徒步涉过,只好借个车坐上去,结果是溪水已经浸进车箱之中。当车在长满树丛的平坦的沙滩行进到达“方口”(地名)时,被惊起的鸿雁穿过垂柳向远处飞去。这一小景充满诗情画意,颇有韵味。诗人在这里“穷探极览”,随意到处观赏,反而觉得离开官场之后很轻松闲适,并不觉得时间紧迫。这就把昔日游盘山所见之景物及当时的心境都表现出来,并与后文形成对照。“归来”两句是过渡,承上启下。“闭门长安三日雪”以下是第二层,抒写官场生活的枯燥无味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大意是说:长安城连续三日下大雪,我闭门不出,越发感到寂寞无聊,推开书,放下笔,慷慨长歌,可叹却没有具有豪情壮志的友人来与我唱和,因此使我忆念起你那种充满豪情的诗风来。我一打开信封忽然看到你送归的诗作,字里行间洋溢着轩昂的丈夫之气。通过此诗我又知道了友人李愿毫不顾惜功名富贵而在初冬季节又到山势崔嵬的盘谷中隐居去了。但我如今对于仕途上的进退却始终不能下定决心,十年来浑浑噩噩地在朝廷中做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与盗食官仓粮粟的鼠雀没什么本质的区别。我也要远离官场去过清净高雅的生活,即将把手版交付给丞相,不等有人弹劾就主动辞职回去耕田栽桑。综观全诗,内容不外是回忆盘谷之行的情景,对自然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并无惊心动魄之举,也没有什么奇山大川之景,但诗人却写得神采飞动,境界恢宏,给人以新颖瑰丽之感,这便是高步瀛所说的“奇思壮采”。应该指出,本诗的“奇思壮彩”主要表现在前半部分,是指奇妙的想象、精彩的比喻和夸张这些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在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的诗中时有所见。李白的 《蜀道难》 《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都是充满“奇思壮采”的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杰作。以现实主义著称的杜甫也不乏这种诗例,如《渼陂行》诗描写他和岑参兄弟同游渼陂时的情景,本来也是一般的山水之游,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充满了这种“奇思壮采”。韩愈此诗吸收了李白、杜甫两大诗人的营养。“或云似杜,或云似李”大概指的就是这些方面。但高步瀛紧接着又说:“仍非杜非李而为韩公之诗也。”这种意见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在“奇思壮采”方面,韩愈借鉴李杜的笔法,但在审美情趣的追求及语言风格上韩愈的诗还是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的,这就是审美情趣的险怪与语言风格的奇峭,所以 “非杜非李”而是 “韩公之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