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玉堂》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宋词典故·玉堂

【出典】 唐·李肇《翰林志》:“是时宗文武皇帝裂海岱十二州为三道之岁,时以居翰苑皆谓凌玉清、溯紫霄,岂止于登瀛洲哉!亦曰玉署、玉堂焉。”宋·王应麟《玉海》卷一六一《宫室·堂·淳化飞白玉堂》:“二年十月赐承旨苏易简。”又,“庆元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诏学士院创玉堂殿,止以玉堂为名。”又,卷一六三《宫室·阁·飞白秘阁》:“李至上表引苏易简乞上飞白书玉堂之署为比,愿赐新额,以光秘府。”

【释义】 唐宋时称翰林院为玉堂,宋太宗赵炅于淳化二年为翰林院手书“玉堂之署”匾额。宋词中常用玉堂代指翰林院。

【例句】 ①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苏轼《如梦令·有寄》311)作者时任翰林学士,思念曾经贬居的黄州东坡,词中以玉堂代指翰林院。②报道玉堂,已草调元制。(张元干《点绛唇·生朝》1089)这里以玉堂代指翰林院。③瀛海无波,玉堂有路,稳著青霄殿。(陈亮《念奴娇·送戴少望参选》2100)这里用以表示预祝戴氏将步入翰林院成为内廷近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