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舆《雨后看山》原文赏析

远山霁后近,近山雨中远。厓隒叠回薄,朝岚郁不散。谷云藏日华,苍茫忽疑晚。但觉青濛濛,一气抱徐兖。葱茏万草木,佳境掩何限。讵识晻霭中,天地合苍浑。峰峦爱刻露,所保毋乃浅!

【赏析】

诗的开篇很奇特: “远山霁后近,近山雨中远。”这是回环、蝉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一上来就构造了一种视觉迷乱:山是远耶?近耶?似乎失去了客观标准,而取决于天气的阴晴变化。“厓隒叠回薄,朝岚郁不散。”这是描写层叠的山崖回旋起伏,清晨山林间的云气郁结不散,虽展现了一幅清晰、生动的画面,却又以“郁不散”为后面作铺垫。接着的“谷云藏日华,苍茫忽疑晚。但觉青濛濛,一气抱徐兖”,突出山谷云雾掩盖了日光,山上山下一片迷迷茫茫,这在视觉画面中已经渗透心理感受了。一个“疑”,一个“但觉”,顿时给自然景象染上浓重的主观色调;尤其“一气抱徐兖”句,说整个徐州和兖州即江苏北部和山东南部都笼罩在一片苍茫云气中,分明是视野所不及了。这一句着意仿效杜甫的“齐鲁青未了”(《望岳》),所表现的都是一种心理揣摹和心理体验,只不过杜甫用来形容山势之高峻,潘氏则以此烘托山云的旷远。至此,诗人还觉得意犹未尽,进一步加以渲染:“葱茏万草木,佳境掩何限。讵识晻霭中,天地合苍浑。” 岂止徐、兖,千山万壑的茂盛草木,百态千姿的种种美景,都被云雾吞没了,乃至整个宇宙天地都变得浑浑茫茫、缥缈难识了。

诗人用尽笔墨写山,却又始终不让其露出真面目,用意何在呢?结尾点明了题旨: “峰峦爱刻露,所保毋乃浅!”意思是说:观赏山景的人如果喜爱或满足于显豁呈露的话,那末他的收获必定是浮泛、肤浅的。是的,欣赏自然山水本是主体的道德观念寻求客体再现的过程,必须善于发掘自然山水所蕴涵的道德的、精神的、伦理的价值,达到心灵的感应、默契和共鸣。因此,一览无余,一目了然也就一无所获,而愈是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景象,往往愈能激发丰富多彩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获得无限的兴味、无穷的情趣。在这里,诗人似乎对我国传统的“含而不露”的美学观念作了形象阐发。再放开来看,诗人又好像在告诫自己和世人: 为人处世忌讳锋芒毕露,毫无保留,要讲点心机、涵养,学会“韬晦养性”,否则将处处碰壁、一事无成。这是否为潘德舆的切肤之痛和人生经验之谈呢?其中包蕴的深层寓意只好有待后人去揣测,去思索了。

古代诗人常借山水抒写玄旨、理趣,潘德舆也会这样。当然,我们不能把 《雨后看山》同 “淡乎寡味”的玄言诗相提并论。如前所述,它具有客观景象与主观意象、视觉感触与心理感受浑然一体的特色,能够熔生动的景致、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理趣于一炉。全诗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在感性愉悦的基础上进入哲理沉思,三者在诗人的胸间、笔端相互渗透、相互辉映,称得上“景非滞景,景总含情,神理流乎两者” (王夫之《古诗评述》) 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