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中秋月》赏析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诗意

本诗作于宋熙宁十年(1077)中秋。苏轼时任徐州刺史,与胞弟苏辙于中秋佳节久别重逢。 

译文

夜幕降临,清亮的月光冲破云儿洒泻下来。银河流淌无声,皎洁的月亮慢慢升上了天空。

这一生中碰到像今天这样的中秋美景实在难得,可明年的中秋,又会在何处观赏月亮呢?

赏析

这首诗记述了诗人与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不得不分别,前途未卜的哀伤与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景。“暮云收尽”写出“云破月来”的瞬间变化,“溢清寒”则让人联想到“月光如水”泻满乾坤的景象,充满动感。“银汉无声转玉盘”句则写月亮升入高空的缓慢的过程:一轮明月缓慢地挂上天空,移动本应有声,但因太遥远,而且转动得慢而轻,本应有声也无声了。苏轼写中秋月,不像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或者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这样停留在静态上,而是巧妙地运用云,写出月亮冲破乌云,洒下清光的动态,非常有新意。后两句诗自然地抒发情感。“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对仗。“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字同而义异,借来与上句的两个“此”字对仗,假借得巧妙。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来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相聚难得当尽情游乐从而不辜负良辰美景之意。然而,人生如同明月圆缺,分手容易相聚难。兄弟虽然相聚难得却又分离在即,不能不令诗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何处看”不仅是向胞弟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自己行如浮萍,明年将在何处?寄遇了浮萍之感。

相关推荐